国文社官方网站

 找回密码
 加入国文社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2|回复: 3

中观杯·茶缘 +关 于 茶 的 感 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0 15: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 k2 g% B" v2 i: j5 j1 e( t
中观杯·茶缘 +关 于 茶 的 感 悟
文/潘华阳
中国是茶的祖国,长兴因陆羽在此完成了旷世巨著《茶经》,并有近八百多年贡茶历史而成为茶的圣地。它使我浮想联翩,让我去摘取茶文明的朵朵璀璨明珠。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茶文化如“四大文明”一样给世界送去了福音,使中国走向了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了中国。
饮茶,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兴于唐,盛于宋,并通过当年的丝绸之路传遍五大洲,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首。它在古时就成了欧亚各国宫廷时髦饮料,如今饮茶嗜好者遍及全球,现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从种、加工、饮、茶事、礼俗等,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茶也改变了很多国家的生活方式,也使他们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为中国茶叶输出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据说17世纪中国茶就成了欧洲宫廷和上流社会的珍品,公主婚晏用它,宫廷重要会议用它,民间富豪也爱它,最后百姓也离不开它。相传当时热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整个英国上流社就彻底迷上了茶叶,贵族们以饮茶为荣,商贾巨富也纷纷效仿。由此,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了神秘感,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许多诸如马可·波罗这样的人,或到中国来探险,或到中国在留学,或到中国来为官。茶叶,使西方再次了解了中国,中国的声誉蜚声四海。
由此可见,中国发明了茶,让世人每天离不开它,它成了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茶叶成了联系中西文明的纽带。
茶文化显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
它体现了儒文化追求“礼”为上的精髓,“和为贵”的境界。中国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儒教国度,它的“礼”在很大程度上注入了茶文化的精神。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表现在所行茶事上都处处体现着亲、和、乐、敬氛围。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而且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如对夫妻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对客人和敬礼让,即使对外国人,只要不是侵略者,中国人也总是友好地以礼相待。这时总要以茶相敬:沏上一杯香茶,盛上一壶龙井,献上一碗红茶,给长辈、亲人、友人,问其一声辛苦,道一声珍重,关心一下冷暖,其乐也融融,凸现出儒文化“礼”的精髓。
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并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倡导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家中来客时,在“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中都要送上芬芳的鲜茶以表热诚;现各单位、部门都会在各级茶话会中沟通思想、总结成绩、找出不足和上进的动力。日本的茶道,云南的三道茶等都以茶道而闻名,产生很强的亲和力。而今上海世博会还专门选出了“世博会茶仙子”,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以展示中国人热爱和平、热情好客,并用精湛的茶艺和精美的茶具,让世人再饱眼福,从茶文化角度显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和强大的精神堡垒——和谐。
它融入道家哲理,使茶文化从另一角度繁花似锦。
道家精神促使中国产生了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成为茶文明的开山之作。
道家倡导清静无为、天人合一,主张养生。而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正与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吻合,将其融入茶道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道茶流派,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物我玄会”的哲学精髓!据说茶圣陆羽在写《茶经》时,也无不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易经》中的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坎,在八卦中代表水;巽,在八卦中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陆羽认为:水、火、风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煮出好茶,发茶性,去百疾。陆羽《茶经》中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而青色、绿色正是道家本色,可见茶文化无不受道家崇尚自然的影响。从茶文化的起源来来看,也无不与道家精神密切相关。道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都深深地渗透在其自然观中,也成为茶文化的起点。人们都知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然神农何许人也?在道教中,他却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可见道家神农是饮茶、制茶的鼻祖也。茶文化的发展也与道家思想的鼎盛也不可分。如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文人被老庄思想陶醉得如痴如狂的时代,饮茶也成为一种文人的生活时尚。《僮约》说:“烹荼净具,武阳买荼”,即为当时饮茶时髦的史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亦有以茶代酒之记载。然而对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有“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己载,正如西汉《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这些观念都与庄子《消遥游》羽化成仙相符。受道家饮茶可“羽化成仙”的影响,使茶不仅进入千家万户,对文人更是熏陶万分。我想在那个年代的文人之所以有所建树,也无不与崇尚饮茶交友,清新头脑,清心寡欲相关。如“竹林七贤” 能“弃经典而尚老庄”写出恣意汪洋的作品,陶潜的《桃花源诗并序》、郭璞染《游仙诗》等都仙气朴鼻而成为绝世佳作。
佛教又促进了中国茶化的发展。
佛教与茶有不解之缘。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茶很快就融于佛教之中。常见那些古刹名寺,地处云雾山中,青山绿水,定想是香茗所生之地。佛教的到来,它接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并反之又促进它发展。众所周知:僧人吃素,并在念经诵佛中不能进食,而茶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可提神、醒目、生津的药理,就成了僧侣们战胜疲劳的佳品。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指出:它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从此,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遂产生了对茶价值的无限追求。他们在寺院附近种茶,并培育和制成很多优良茶:如四川的蒙山茶,就是由汉代甘露寺的普慧禅师亲手所种;福建的武夷岩茶,唐宋以后也是由武夷寺僧采制而成;江苏的碧螺春,也是在北宋时的洞庭山水月僧人采制的“水月茶”演变而成;安徽黄山云谷寺的毛峰茶等,最初都出自佛门。常言道:“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就道出了名茶与佛教的不解之缘。茶成为佛事、生活的重要内容。
佛教进入中国,就也随乡入俗,打上了中国茶文化的色彩。如同民间一样,饮茶变成寺院佛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宋朝时我国许多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与民间的茶道相类似。南宋时,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到天台山万年寺学佛,曾被宋皇朝诏至京师临安作“除灾和求雨的祈褥,显验”,并在浙江余杭径山寺举行盛大茶礼,以示嘉奖,可见佛事与国事相融。一些寺庙不但饮茶之风甚盛,而且每年春季,经常举行茶宴,坐谈佛经。先由主持法师亲自调茶,以表敬意。尔后由茶僧一一奉献给应邀赴宴僧侣和宾客品饮,这便是献茶。僧客品茶后,捧碗观色,接着便开始评论茶品,或称赞主人品行高,或茶叶好,随后才是颂经念佛,谈事叙情。这些都与民间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习俗十分相似,反过来更促进民间饮茶之风。据说唐朝时有一高僧120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答曰: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至此,民间饮茶更是蔚然成风。
由此看来,佛教进入中国,不仅接受了茶文化,也发展了茶的饮用和提升了茶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促进和发展了中国的茶文化,使茶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变成世界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品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茶经济是中国经济支柱和伟大复兴的桥梁。
茶经济是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是古老的茶文化之国,从遥远的“丝绸之路”带去的茶叶,不仅改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使他们认识了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奠定了“东方雄狮”的地位。现有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网络,加之茶叶成为国际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并基于当代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攀升,会刺激各国对茶叶消费增长,所以不断扩大茶叶出口,不仅也可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可获得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意识。而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刻,这个“窗口”就尤其重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说: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笼罩下,我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近5年出口额均在28万吨以上未达到30万吨的局面;出口金额突破7亿美元,达到7.05亿美元,同比增长3%,出口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看来茶叶的出口,为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农业茶叶的现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要改变“三农”的现状,让农民步入小康,发展茶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可切入点:
第一,茶叶的经济附加值很高,单位面积收入往往是普通农产品的多倍,一些名牌产品真贵如金银,成为期货的重要品种。
第二,中国的名茶品牌众多,对拉动内需和出口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面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一些名牌产品在金融危机下出口、生产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逆势大增,如 2009年江西婺源绿茶产业实现系列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23.2%。;外贸出口茶叶2.3万吨,同比增长22.3%;自营出口创汇过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茶叶年收入1153元,年增153元。
第三,有党和政府对茶叶政策的扶持,使茶产业能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如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10月11日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从200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茶叶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茶苗补贴和调控、贷款贴息、扶持龙头企业、落实激励机制等方面……”而今国家的各种产品的下乡政策也表明了对茶业的支持和关怀。
有了上述有利条件,应怎样来打造茶产业经济?
首先,要转变生产方式。
利用现已创茶叶品牌,组建大的产业集团,实行集约化大生产,达到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茶农收入。如大家熟悉的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等可如此运作;已是集约化大生产企业(茶场、合作社等)的优质茶,就要先创品牌,只有采取现代化的大生产,并有名牌战略,才能提升茶产业的实力。
在组建现代茶业的方式上,可用公司加农户、或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让茶农转变为茶业工人。这类工人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股董,要参与年终分红,另一方面他是工人,有工资,这样可大大提高原茶农的收入。
有了这种生产方式,可整合大片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更提高生产效率和有效防治病虫害及提升茶叶品质等优点。
其次是改变生产管理模式。
有了大生产,还必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改良品种,不断提升茶品质,使中国名牌茶占领世界市场,让中国茶一统天下,重现“盛唐景象”。集团除有自己的科研所外,还要与大学“联姻”,要把他们的最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让一些大学以技术股的形式加入企业集团。在生产现场,对茶树要实行定置管理,对每株茶树都实行编号建有历史档案,落实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能根据每株的情况搭配营养,精益管理,达到科学种植。要提高茶产量和质量,首要提高人的质量,所以要安排对茶业工人开展定期技能培训,条件许可时,还要举办夜校,进行上岗培训,也达到如其它行业一样要持证上岗,这才叫现代茶业工人。
再次是改变经营模式。
要使中国茶产业永远占领国内外市场,就要实行供、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才能使品牌螺旋上升式地做大做强。这就是,集团有自己的大学、高职、中职院校,有科研机构,不断地给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和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有设施齐备的现代化生产茶场,有顶级的茶叶加工厂、茶叶饮料厂等,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有缜密的世界各地的营销网络,还要建立起网上销售系统,可在最短时间以最低的成本销售出大宗茶产品,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可照搬现代化大生产(如汽车)的成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采用人、机、料、法、环、测(5M1E)多方面的管理模式,来加强茶产业的管理,一定会将茶产业做大做强。
总之,只要用现代化的方法实行管理的“大手笔”,有先进的意识,有先进的机制,有先进的策略,我国的茶产业将突飞猛进,增加农民的收入,让他们住上企业的小区,过上小康生活,“三农问题”就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茶经济就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和伟大复兴的桥梁
茶文化又是励志上进和生活健康的阳光和雨露。
我的人生就充满对茶的感恩之心。
50年代,家贫,那时的老荫茶是家中的无价之宝。外公说,茶粗,却甘甜清沏,是做人的本色;妈说,它平凡,但百姓都喜欢它,清纯而质朴。给客人饮用时都说“真醉人”:原来外公在精心熬制后总要用纱布过滤一次,那茶绯红而有透亮之美,加之盛于祖传的青花瓷碗内,更显古朴。吃饭时,虽无大鱼大肉,却因有那碗老荫茶而胃口大开,这使我少年能茁壮成长而至今思念那茶和仙逝的外公。
60年代上中学,在物资匮乏中我度过了难忘的生日。晚上回家,妈说“祝你生日快乐!”就端给我一杯老荫茶和一小碟肉原子。她说:“以茶代酒,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我眼一热说“妈,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把那茶一饮而尽。从此,我上课时总有妈那一份溶入殷红茶水中的希望,激励我发愤读书,我至今感恩妈以茶代酒的深情,使我一生都未放弃上进。
70年代我因生病而与高考失之交臂,常吐血。妈说喝花茶可清肺热。于是我一边治疗,一边喝着妈给我泡的茉莉花茶。那清绿而芬芳的气味,使我心平气和,病渐渐好起来。在茶香的陪伴下,下班后我开始自修大学机械系的课程。一边学《画法几何》《互换性与技术性测量》,一边品茶。望着绿茵茵的茶水,望着洁白的花,我感受到生命的壮美,我想起了茶圣陆羽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就品一口茶后高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顿悟茶对生命价值的呼唤,就拿起笔自己设计工装、检具,并用于了生产,不久就提为质量技术员。
80年代我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自学考试。在又要读书、又要参加新产品试制而精力不支。听人说下关沱茶劲大,我就买回一泡:又苦又涩,但不一会就变甜,我领悟到生活就如它一样先苦后甜。它果然使我精力倍增:下班后又挑灯夜战,在沱茶袅袅青烟中,强记博闻,自学考试就过五关斩六将。我就视下关沱茶为知己,向知识的海洋进军。女儿在昏暗的灯光中学习,不时也呷一口我的沱茶说:“好苦啊!”我笑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也领悟沱茶苦味的含义,就默不作声地学习。不久,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我也完成了大专学业。回家她品我的沱茶时总要说:“先苦后甜,永不知难!”就在茶香中与父在灯下“咬文嚼字”,脚踏实地前进。
90年代我提为厂中干后,有一天我正在品茶读书,工作一年后的女儿提出要考研究生,我喝一口沱茶说:“爸支持你,我以茶相伴也继续考本科。”她见爸如此“老当益壮”,就信心倍增地考上了研究生。从此爷俩
晚上又以茶为伴,两年后都同时毕业。女儿留校任教,她常在电话中说:她在备课时也以茶为伴,遇到困难时呷上两口,什么困难都没有了。我给女儿说:茶有灵性,你用心去品,它就会给你智慧!“茶话”,成了我们父女交流的重要平台。
2008年我退休了,虽在公司或各刊物发表作品较多,但仍笔耗不已,茶又成了我不懈追求的重要伙伴。
在我的橱柜里摆满了各种名茶:红茶、绿茶、花茶、沱茶样样都有。同事来玩都喜看这茶的“展厅”。我说中国茶都有很强的文化氛围:红茶,是中国本色,祖国的骄傲;绿茶,表和谐中庸,是民族天性;花茶,表清心寡欲,洁身自好之德;沱茶则以苦为乐,催人奋进……喝百之味茶可吸天下智慧,把大家逗得笑声起伏。中国人饮茶重在“品”,感受它的风韵气骨,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推动你向高处飞翔。所以茶伴人生,使人生更加绚丽多姿!
饮茶也成了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支柱。
记得我退休那年,女儿还特地托人从外地带了两斤 “忠州寿星眉” 茶叶。她说:“这茶能清热止渴,醒脑提神,消减疲劳,溶解脂肪,助食消化,防止糖尿病、高血压,以此祝爸长寿。”还说,“当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朋友从忠州寄来此茶,他饮后叫绝,诗性大发作赋《谢李六甲郎中寄新蜀茶》”。她似在寄寓爸在闲遐时饮茶而身体健康,也能继续舞文弄墨,有快乐人生。我真的好感动,我决心要在品茶中也品出好的身体,品出好的作品,也真的如女儿所言能健康长寿。我希望能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廉洁向上的灵魂,使祖国能健康飞速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
中国的茶文化饱含一种向上的精神,从古到今生生不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体现出他崇尚俭朴廉洁的美德。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也体现出饮茶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 ,我想这:“青”就是“清官”的意思。又从中国茶文化对茶道、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又能静心、静神地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之意,这也无不与廉洁相关。在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所以在一些进步的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儒家倡导“君子之交清如水”,也有以茶交友、清廉之意。我想诸葛亮在54岁时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无不含有茶道的廉洁精神。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也一贯倡导廉洁从政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好的革命传统。无论春节、中秋等,都以茶话会的形成来庆祝,单位部门也是效仿开各种茶话会:或总结成绩,或讨论问题,或表彰先进,都泡上一杯香茗,那是何等高尚啊。但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却丢掉了茶道廉洁精神,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大有抬头之势,重庆“扫黑”就揪出了那些腐败者和“保护伞”,他们都是与传统茶道美德背道而驰成为千古罪人。所以当前重庆开展的唱红歌、诵经典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是滋育廉洁精神的经典,大家多读多诵就能在饮茶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想,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国茶道所润育的崇高文化精神,拓展更开阔的视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奋进,中国文明将红遍环宇,让茶的灵魂迎接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中国茶文化就会成为世界的文化。
2016-11-10
联系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重庆庆铃汽车底盘部品有限公司(原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
邮编:400080;
13228699232(手机)
文/潘华阳
中国是茶的祖国,长兴因陆羽在此完成了旷世巨著《茶经》,并有近八百多年贡茶历史而成为茶的圣地。它使我浮想联翩,让我去摘取茶文明的朵朵璀璨明珠。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茶文化如“四大文明”一样给世界送去了福音,使中国走向了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了中国。
饮茶,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兴于唐,盛于宋,并通过当年的丝绸之路传遍五大洲,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首。它在古时就成了欧亚各国宫廷时髦饮料,如今饮茶嗜好者遍及全球,现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从种、加工、饮、茶事、礼俗等,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茶也改变了很多国家的生活方式,也使他们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为中国茶叶输出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据说17世纪中国茶就成了欧洲宫廷和上流社会的珍品,公主婚晏用它,宫廷重要会议用它,民间富豪也爱它,最后百姓也离不开它。相传当时热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皇室,整个英国上流社就彻底迷上了茶叶,贵族们以饮茶为荣,商贾巨富也纷纷效仿。由此,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了神秘感,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许多诸如马可·波罗这样的人,或到中国来探险,或到中国在留学,或到中国来为官。茶叶,使西方再次了解了中国,中国的声誉蜚声四海。
由此可见,中国发明了茶,让世人每天离不开它,它成了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茶叶成了联系中西文明的纽带。
茶文化显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
它体现了儒文化追求“礼”为上的精髓,“和为贵”的境界。中国是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儒教国度,它的“礼”在很大程度上注入了茶文化的精神。中国号称礼仪之邦,表现在所行茶事上都处处体现着亲、和、乐、敬氛围。所谓礼,不仅是讲长幼伦序,而且有更为广阔的含义:对内而言,表示家庭、乡里、友人、兄弟之间的亲和礼让;对外而言,则表明中华民族和平、友好、谦虚的美德。如对夫妻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对客人和敬礼让,即使对外国人,只要不是侵略者,中国人也总是友好地以礼相待。这时总要以茶相敬:沏上一杯香茶,盛上一壶龙井,献上一碗红茶,给长辈、亲人、友人,问其一声辛苦,道一声珍重,关心一下冷暖,其乐也融融,凸现出儒文化“礼”的精髓。
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并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倡导清醒、达观、热情、亲和与包容,构成儒家茶道精神的欢快格调,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调。儒家茶道是寓教于饮,寓教于乐。在民间茶礼、茶俗中,儒家的欢快精神表现特别明显:家中来客时,在“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中都要送上芬芳的鲜茶以表热诚;现各单位、部门都会在各级茶话会中沟通思想、总结成绩、找出不足和上进的动力。日本的茶道,云南的三道茶等都以茶道而闻名,产生很强的亲和力。而今上海世博会还专门选出了“世博会茶仙子”,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以展示中国人热爱和平、热情好客,并用精湛的茶艺和精美的茶具,让世人再饱眼福,从茶文化角度显示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和强大的精神堡垒——和谐。
它融入道家哲理,使茶文化从另一角度繁花似锦。
道家精神促使中国产生了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成为茶文明的开山之作。
道家倡导清静无为、天人合一,主张养生。而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正与其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吻合,将其融入茶道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道茶流派,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物我玄会”的哲学精髓!据说茶圣陆羽在写《茶经》时,也无不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易经》中的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坎,在八卦中代表水;巽,在八卦中代表风;离,在八卦中代表火。陆羽认为:水、火、风只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煮出好茶,发茶性,去百疾。陆羽《茶经》中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而青色、绿色正是道家本色,可见茶文化无不受道家崇尚自然的影响。从茶文化的起源来来看,也无不与道家精神密切相关。道家对生命的热爱,对永恒的追求,都深深地渗透在其自然观中,也成为茶文化的起点。人们都知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然神农何许人也?在道教中,他却是太上老君点化而成的徒弟。《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神农之时,老君下凡为师,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可见道家神农是饮茶、制茶的鼻祖也。茶文化的发展也与道家思想的鼎盛也不可分。如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文人被老庄思想陶醉得如痴如狂的时代,饮茶也成为一种文人的生活时尚。《僮约》说:“烹荼净具,武阳买荼”,即为当时饮茶时髦的史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亦有以茶代酒之记载。然而对道家与茶文化关系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陶弘景《杂录》中有“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的己载,正如西汉《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这些观念都与庄子《消遥游》羽化成仙相符。受道家饮茶可“羽化成仙”的影响,使茶不仅进入千家万户,对文人更是熏陶万分。我想在那个年代的文人之所以有所建树,也无不与崇尚饮茶交友,清新头脑,清心寡欲相关。如“竹林七贤” 能“弃经典而尚老庄”写出恣意汪洋的作品,陶潜的《桃花源诗并序》、郭璞染《游仙诗》等都仙气朴鼻而成为绝世佳作。
佛教又促进了中国茶化的发展。
佛教与茶有不解之缘。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后,茶很快就融于佛教之中。常见那些古刹名寺,地处云雾山中,青山绿水,定想是香茗所生之地。佛教的到来,它接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并反之又促进它发展。众所周知:僧人吃素,并在念经诵佛中不能进食,而茶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可提神、醒目、生津的药理,就成了僧侣们战胜疲劳的佳品。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指出:它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从此,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遂产生了对茶价值的无限追求。他们在寺院附近种茶,并培育和制成很多优良茶:如四川的蒙山茶,就是由汉代甘露寺的普慧禅师亲手所种;福建的武夷岩茶,唐宋以后也是由武夷寺僧采制而成;江苏的碧螺春,也是在北宋时的洞庭山水月僧人采制的“水月茶”演变而成;安徽黄山云谷寺的毛峰茶等,最初都出自佛门。常言道:“天下名山僧侣多”,“自古高山出好茶”,就道出了名茶与佛教的不解之缘。茶成为佛事、生活的重要内容。
佛教进入中国,就也随乡入俗,打上了中国茶文化的色彩。如同民间一样,饮茶变成寺院佛事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宋朝时我国许多寺院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庄严肃穆的茶礼和茶宴,与民间的茶道相类似。南宋时,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到天台山万年寺学佛,曾被宋皇朝诏至京师临安作“除灾和求雨的祈褥,显验”,并在浙江余杭径山寺举行盛大茶礼,以示嘉奖,可见佛事与国事相融。一些寺庙不但饮茶之风甚盛,而且每年春季,经常举行茶宴,坐谈佛经。先由主持法师亲自调茶,以表敬意。尔后由茶僧一一奉献给应邀赴宴僧侣和宾客品饮,这便是献茶。僧客品茶后,捧碗观色,接着便开始评论茶品,或称赞主人品行高,或茶叶好,随后才是颂经念佛,谈事叙情。这些都与民间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习俗十分相似,反过来更促进民间饮茶之风。据说唐朝时有一高僧120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答曰: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至此,民间饮茶更是蔚然成风。
由此看来,佛教进入中国,不仅接受了茶文化,也发展了茶的饮用和提升了茶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促进和发展了中国的茶文化,使茶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变成世界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品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茶经济是中国经济支柱和伟大复兴的桥梁。
茶经济是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是古老的茶文化之国,从遥远的“丝绸之路”带去的茶叶,不仅改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使他们认识了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奠定了“东方雄狮”的地位。现有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网络,加之茶叶成为国际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并基于当代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攀升,会刺激各国对茶叶消费增长,所以不断扩大茶叶出口,不仅也可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可获得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意识。而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刻,这个“窗口”就尤其重要。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说: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笼罩下,我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同比增长2%,一举打破近5年出口额均在28万吨以上未达到30万吨的局面;出口金额突破7亿美元,达到7.05亿美元,同比增长3%,出口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看来茶叶的出口,为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农业茶叶的现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要改变“三农”的现状,让农民步入小康,发展茶经济是一个重要的可切入点:
第一,茶叶的经济附加值很高,单位面积收入往往是普通农产品的多倍,一些名牌产品真贵如金银,成为期货的重要品种。
第二,中国的名茶品牌众多,对拉动内需和出口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和政治作用。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面对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一些名牌产品在金融危机下出口、生产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逆势大增,如 2009年江西婺源绿茶产业实现系列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23.2%。;外贸出口茶叶2.3万吨,同比增长22.3%;自营出口创汇过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58%。;农民人均茶叶年收入1153元,年增153元。
第三,有党和政府对茶叶政策的扶持,使茶产业能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如中共遵义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10月11日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从200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茶叶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茶苗补贴和调控、贷款贴息、扶持龙头企业、落实激励机制等方面……”而今国家的各种产品的下乡政策也表明了对茶业的支持和关怀。
有了上述有利条件,应怎样来打造茶产业经济?
首先,要转变生产方式。
利用现已创茶叶品牌,组建大的产业集团,实行集约化大生产,达到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茶农收入。如大家熟悉的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大红袍等可如此运作;已是集约化大生产企业(茶场、合作社等)的优质茶,就要先创品牌,只有采取现代化的大生产,并有名牌战略,才能提升茶产业的实力。
在组建现代茶业的方式上,可用公司加农户、或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让茶农转变为茶业工人。这类工人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股董,要参与年终分红,另一方面他是工人,有工资,这样可大大提高原茶农的收入。
有了这种生产方式,可整合大片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便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更提高生产效率和有效防治病虫害及提升茶叶品质等优点。
其次是改变生产管理模式。
有了大生产,还必需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创新,改良品种,不断提升茶品质,使中国名牌茶占领世界市场,让中国茶一统天下,重现“盛唐景象”。集团除有自己的科研所外,还要与大学“联姻”,要把他们的最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让一些大学以技术股的形式加入企业集团。在生产现场,对茶树要实行定置管理,对每株茶树都实行编号建有历史档案,落实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能根据每株的情况搭配营养,精益管理,达到科学种植。要提高茶产量和质量,首要提高人的质量,所以要安排对茶业工人开展定期技能培训,条件许可时,还要举办夜校,进行上岗培训,也达到如其它行业一样要持证上岗,这才叫现代茶业工人。
再次是改变经营模式。
要使中国茶产业永远占领国内外市场,就要实行供、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才能使品牌螺旋上升式地做大做强。这就是,集团有自己的大学、高职、中职院校,有科研机构,不断地给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和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有设施齐备的现代化生产茶场,有顶级的茶叶加工厂、茶叶饮料厂等,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有缜密的世界各地的营销网络,还要建立起网上销售系统,可在最短时间以最低的成本销售出大宗茶产品,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可照搬现代化大生产(如汽车)的成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采用人、机、料、法、环、测(5M1E)多方面的管理模式,来加强茶产业的管理,一定会将茶产业做大做强。
总之,只要用现代化的方法实行管理的“大手笔”,有先进的意识,有先进的机制,有先进的策略,我国的茶产业将突飞猛进,增加农民的收入,让他们住上企业的小区,过上小康生活,“三农问题”就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茶经济就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和伟大复兴的桥梁
茶文化又是励志上进和生活健康的阳光和雨露。
我的人生就充满对茶的感恩之心。
50年代,家贫,那时的老荫茶是家中的无价之宝。外公说,茶粗,却甘甜清沏,是做人的本色;妈说,它平凡,但百姓都喜欢它,清纯而质朴。给客人饮用时都说“真醉人”:原来外公在精心熬制后总要用纱布过滤一次,那茶绯红而有透亮之美,加之盛于祖传的青花瓷碗内,更显古朴。吃饭时,虽无大鱼大肉,却因有那碗老荫茶而胃口大开,这使我少年能茁壮成长而至今思念那茶和仙逝的外公。
60年代上中学,在物资匮乏中我度过了难忘的生日。晚上回家,妈说“祝你生日快乐!”就端给我一杯老荫茶和一小碟肉原子。她说:“以茶代酒,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我眼一热说“妈,我一定不辜负你的希望!”把那茶一饮而尽。从此,我上课时总有妈那一份溶入殷红茶水中的希望,激励我发愤读书,我至今感恩妈以茶代酒的深情,使我一生都未放弃上进。
70年代我因生病而与高考失之交臂,常吐血。妈说喝花茶可清肺热。于是我一边治疗,一边喝着妈给我泡的茉莉花茶。那清绿而芬芳的气味,使我心平气和,病渐渐好起来。在茶香的陪伴下,下班后我开始自修大学机械系的课程。一边学《画法几何》《互换性与技术性测量》,一边品茶。望着绿茵茵的茶水,望着洁白的花,我感受到生命的壮美,我想起了茶圣陆羽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就品一口茶后高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顿悟茶对生命价值的呼唤,就拿起笔自己设计工装、检具,并用于了生产,不久就提为质量技术员。
80年代我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自学考试。在又要读书、又要参加新产品试制而精力不支。听人说下关沱茶劲大,我就买回一泡:又苦又涩,但不一会就变甜,我领悟到生活就如它一样先苦后甜。它果然使我精力倍增:下班后又挑灯夜战,在沱茶袅袅青烟中,强记博闻,自学考试就过五关斩六将。我就视下关沱茶为知己,向知识的海洋进军。女儿在昏暗的灯光中学习,不时也呷一口我的沱茶说:“好苦啊!”我笑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也领悟沱茶苦味的含义,就默不作声地学习。不久,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我也完成了大专学业。回家她品我的沱茶时总要说:“先苦后甜,永不知难!”就在茶香中与父在灯下“咬文嚼字”,脚踏实地前进。
90年代我提为厂中干后,有一天我正在品茶读书,工作一年后的女儿提出要考研究生,我喝一口沱茶说:“爸支持你,我以茶相伴也继续考本科。”她见爸如此“老当益壮”,就信心倍增地考上了研究生。从此爷俩
晚上又以茶为伴,两年后都同时毕业。女儿留校任教,她常在电话中说:她在备课时也以茶为伴,遇到困难时呷上两口,什么困难都没有了。我给女儿说:茶有灵性,你用心去品,它就会给你智慧!“茶话”,成了我们父女交流的重要平台。
2008年我退休了,虽在公司或各刊物发表作品较多,但仍笔耗不已,茶又成了我不懈追求的重要伙伴。
在我的橱柜里摆满了各种名茶:红茶、绿茶、花茶、沱茶样样都有。同事来玩都喜看这茶的“展厅”。我说中国茶都有很强的文化氛围:红茶,是中国本色,祖国的骄傲;绿茶,表和谐中庸,是民族天性;花茶,表清心寡欲,洁身自好之德;沱茶则以苦为乐,催人奋进……喝百之味茶可吸天下智慧,把大家逗得笑声起伏。中国人饮茶重在“品”,感受它的风韵气骨,仿佛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推动你向高处飞翔。所以茶伴人生,使人生更加绚丽多姿!
饮茶也成了我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支柱。
记得我退休那年,女儿还特地托人从外地带了两斤 “忠州寿星眉” 茶叶。她说:“这茶能清热止渴,醒脑提神,消减疲劳,溶解脂肪,助食消化,防止糖尿病、高血压,以此祝爸长寿。”还说,“当年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朋友从忠州寄来此茶,他饮后叫绝,诗性大发作赋《谢李六甲郎中寄新蜀茶》”。她似在寄寓爸在闲遐时饮茶而身体健康,也能继续舞文弄墨,有快乐人生。我真的好感动,我决心要在品茶中也品出好的身体,品出好的作品,也真的如女儿所言能健康长寿。我希望能继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廉洁向上的灵魂,使祖国能健康飞速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强国。
中国的茶文化饱含一种向上的精神,从古到今生生不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体现出他崇尚俭朴廉洁的美德。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也体现出饮茶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 ,我想这:“青”就是“清官”的意思。又从中国茶文化对茶道、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又能静心、静神地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之意,这也无不与廉洁相关。在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所以在一些进步的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儒家倡导“君子之交清如水”,也有以茶交友、清廉之意。我想诸葛亮在54岁时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无不含有茶道的廉洁精神。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也一贯倡导廉洁从政的精神,形成了一种好的革命传统。无论春节、中秋等,都以茶话会的形成来庆祝,单位部门也是效仿开各种茶话会:或总结成绩,或讨论问题,或表彰先进,都泡上一杯香茗,那是何等高尚啊。但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却丢掉了茶道廉洁精神,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大有抬头之势,重庆“扫黑”就揪出了那些腐败者和“保护伞”,他们都是与传统茶道美德背道而驰成为千古罪人。所以当前重庆开展的唱红歌、诵经典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是滋育廉洁精神的经典,大家多读多诵就能在饮茶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想,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国茶道所润育的崇高文化精神,拓展更开阔的视野,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奋进,中国文明将红遍环宇,让茶的灵魂迎接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中国茶文化就会成为世界的文化。
2016-11-10
联系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重庆庆铃汽车底盘部品有限公司(原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二分厂);
邮编:400080;
13228699232(手机)
发表于 2016-11-27 14: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避免大段复制。
发表于 2016-11-28 16: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提炼一下,加油
发表于 2016-12-1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小邪(新) 发表于 2016-11-27 14:59
* H$ F- A( q$ x9 m: w尽量避免大段复制。
  `. C+ Q2 f0 \) ]5 ^  m
这人真是的,一大堆一大堆的,重复发了好多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国文社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国文社官方网站 ( 皖ICP备2023006733号-1 )

GMT+8, 2024-4-25 00:38 , Processed in 0.0604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 acee2017下载